鱼胡子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我的家乡——千岛湖,那里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叫做天屿湖,在岛上可以看到整个千岛湖的景色,非常漂亮! 岛上有座亭子,叫鱼乐坛,里面供奉着一尊鱼头神像。听说,这里以前香火很盛,每逢节假日子女们便会带着供品来敬拜。
关于这尊神像的来历,当地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古时,千岛湖水深达近百米,水草丰美,为淡水鱼类提供了极佳的生存环境。其中,最有名的鱼种名叫花鲢(又名胖头鱼、鳙鱼),因为头部较大而取名“鱼和尚”,当地人也称其为“鱼夫子”。这种鱼最特别的习性是喜欢吞食水中的淤泥,以此净化水质。因此受到人们喜爱,经常被当做吉祥的象征。
据说,古时候渔民出海打鱼,如果遇到风浪,就会把祭品放在船上,大声呼喊“鱼夫子快来啊”。这样,鱼夫子就会前来拯救,从而平安归来。所以,鱼夫子在当地被奉为“海神”。 而鱼乐的另一个含义取自“如鱼得水”。有鱼的地方才有水,有水的地方才有鱼,二者相得益彰。所以,人们把鱼和乐结合起来,取名为鱼乐。
到了现代,随着千岛湖水环境的改善,各种鱼虾成群,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有花鲢等几样鱼种了。但人们对鱼夫子的敬仰却没有变化。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是天屿湖的庙会,这一天,四面八方的信众都来拜祭鱼夫子。(注:今年四月十八正好是我生日,呵呵!)
说到鱼胡子,我想起来了我的老家。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每到夏天夜晚,我就会和小伙伴到湖边玩耍,有时会在水里游泳。每当这时,我的祖母就会站在屋门口用绍兴话喊道:“阿祥,阿祥,快点撒,鱼骨头要漂走了!”意思是说,天快黑了,你该回家了。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小鱼虾们都回家准备睡觉了,你也该回家了。只是我的祖父和祖母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们没有见过真正的鱼骨头,于是便虚构了一个场景:鱼骨头会自己漂浮起来。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故乡除了山清水秀之外,还有浓浓的文化气息。那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片段中,实际上蕴藏着古老的传统文化。这是当今浮躁的社会中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