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兔子容易得什么病?
我来说一下春季兔子的疾病预防! 1.防球虫,春季是兔球虫病的高发期,这个时候天气慢慢转暖,兔子活动量增大,肠道菌群紊乱,非常有利于球虫卵囊的孵化。在春季对于球虫病的防治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同时配合使用含有芽孢杆菌、乳酸菌等活菌类制剂调节胃肠道菌群,从而防止球虫病的发生。
2.防腹泻,春季温度变化明显,而且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如果有良好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胃肠道环境,可以有效减少腹泻的发生。如果发现有腹泻情况,要及时检查肠胃道,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另外对于体质弱和年龄小的兔子要特别注意,可以适当添加营养补充剂,增强抵抗力,减少应激发生。
3.防感冒,春季天气变化异常,早晚温差大,此时兔抗感冒能力较弱,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4.防寄生虫,虽然冬季是寄生虫的高发季节,但是到了春季,气温回升,寄生虫的生长繁殖也加快,因此春季也是除虫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注意及时驱虫,特别是外寄生虫的杀灭。
5.其他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好兔舍的消毒杀菌工作,以及兔笼的清洗工作;还要定期灭鼠,防止虫害;我们还要做好免疫接种的工作,防止疾病的出现。
春季是气候多变的季节,在春暖以后,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开始生长繁育活跃,加之,春季气候仍是以冷为主,天气多变,气候异常,忽冷忽热,冷热交替不定,时有倒春寒发生,对家兔来说是个非常有害的季节,极易发生各种疾病。
1、感冒 常见的春季多发疾病,特别是对于幼龄兔,危害更甚。多由寒冷气候骤变引起,患病后表现为鼻炎症状和伤风症状,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死亡。
2、肠胃型感冒 此病发生的主要症状表现在食欲下降,精神沉郁,粪便干、小、带粘液或粪中带血。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后肠道堵塞,引起死亡。
3、大肠杆菌病 我们常说的拉稀病就是此病的表现症状。多发生于断奶后至6个月的青年兔,成年兔多为带菌者。由于春天气温不稳定,忽冷忽热,给大肠杆菌创造了繁殖繁殖的条件,春季是该病的高发和流行期。
4、魏氏梭菌病 包括魏氏梭菌A、B两种,A型(又称羔兔痢疾、红痢)主要以血痢和肠炎为特征;B型(又称水肿病、黄痢),多发生于断奶后幼兔及成年兔,常造成死亡。此病的发病特点是: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常给养兔户造成极大的危害。
5、沙门氏菌病 多发于断奶后的幼兔,表现以痢疾为主,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此病危害也很大。
6、球虫病 是养兔过程中危害极为严重的寄生虫疾病之一,幼兔断奶后,即可发病,一般以2----4月龄的幼兔发病较多,6----8月份是本病的流行季节,危害极大,造成幼兔大批死亡。
7、疥螨病、虱病 疥螨病病原为疥螨,主要寄生在耳廓及其基部,亦可扩散到头部、背部、腹部和四肢内侧,其主要表现症状为湿痒,皮肤发生湿疹、水泡、由于湿痒而引起患兔在饲槽、墙角、笼底等处摩擦、擦破后形成红斑、丘疹、渗出、结痂、脱毛,并逐渐变为慢性湿疮,皮肤增厚、粗糙、皱褶,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死亡率高达30%。虱病由兔虱和豚虱感染所致。主要在春、秋两季发生,寒冷地区在冬季也有发生。主要寄生在耳廓、背部、身末稍及颈下等处,常与疥螨病混合感染。患兔的皮肤发生痒感而引起骚痒、擦痒、挠痒、以至咬毛,导致毛乱、无光泽及脱毛,进而皮肤发生潮红、湿疹和皮炎等,并常在背部及腿部被毛稀疏处发现活虱或虱粪。由于经常搔抓和摩擦,致使毛进一步脱落,皮肤变硬和增厚。
春季是家兔多病的季节,做好春季的预防,对全年的养兔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