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兵为什么要剪耳朵?
因为《三国演义》中刘关张的忠义是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的,而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孝”,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关公自不必说,张飞的“孝”体现在他身为郡太守却亲自为母亲抬棺;而刘备更是为了寻找失散多年的二弟关羽,只身犯险去投袁绍,可以说他们三人的行动都符合传统孝道的要求,为此诸葛亮还特地劝刘备不要太过劳累,以免伤神。 刘备占据益州后立宗庙于成都,把祖先之灵都迎接到益州供养,同时按照当时的礼制修建昭烈夫人(刘备亡妻)之陵。
然而当关羽在襄樊之战中陷入劣势时,刘备却派李福前往打探消息,准备随时起兵救援。这明显违背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既然父亲、母亲还健在,作为儿子就不能到处游学或者外出经商。当然这里边也有权宜之计,毕竟关羽此时有覆败的可能,如果刘备坐视不救,那以后就真没法在道学先生面前立足了。 后来事情果然如刘备所料,关羽兵败被杀,刘备立刻发兵攻打东吴,为了替关羽复仇不惜一切代价。这时蜀汉大臣们纷纷劝谏,其中冯习甚至以死相谏,可见“孝”在这时已经上升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高度——为了孝顺父母,可以不顾国家大义。 不过这种“孝”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父母在世的时候,而作为臣子就要像柳宗元说的那样“孝乎惟孝,友乎唯友”。倘若父母去世之后再尽孝道那就成了迷信和愚昧了,所以孔子才会斥责子羔“弃尔位,而复求尔位,吾斯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