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者要打狂犬疫苗吗?
需要! 狂犬病是致死率最高的动物传染病,99%的病死率为人类敲响警钟,尽管现在医学上已经有了高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但是被患病的动物咬伤后,如果不及时注射疫苗,仍然会感染发病死亡。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World Zoonoses Report》中,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口遭受过各类动物的咬伤,其中约5.8亿人的伤口来自犬咬伤。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狂犬病的威胁,而70%以上的病例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在中国,狂犬病毒的传播来源主要是猫科和犬科动物。
人被感染的途径主要是被动物咬伤了!除了少数案例是通过伤口直接接触感染,多数是被带有病毒的唾液间接感染了。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在局部组织中复制,然后经过血液扩散到神经系统,引起脑细胞的病变,如果得不到治疗,最终会发生死亡[1]。 人感染狂犬病毒后,一般有3~4周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此时病毒已经进入神经系统。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多种精神症状,如幻觉、言语、行动错乱等;之后逐渐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和昏迷,最后导致死亡。 虽然目前疫苗和治疗效果良好,但预防工作应该放在第一位。对于患有狂犬病的病人,应及时救治,采用抗狂犬病血清或者人免疫球蛋白,以及疫苗进行治疗。对尚未患病但对狂犬病毒敏感的易感染人群,应进行预防接种,以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我们还应该注意避免被含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在日常生活中,与宠物接触前最好先做好卫生工作,及时清理毛发、洗手后再抚摸爱宠;尽量不逗弄流浪的或者来历不明的狗;在清理被狗咬伤或抓伤的伤口时,千万不要擅自处理,应该先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并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