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肿胀怎么办?
在饲养乌龟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够遇到乌龟得病。其中乌龟水肿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尤其是对于中华草龟、玉米水龟以及南美龟等陆栖龟类来说更是如此,往往在饲养的一两个月内就发现它们出现了水肿的现象。
所谓乌龟水肿其实是一种症状而非确切的病症,因为引起乌龟水肿的原因通常有很很多,比如水质问题、饲养容器过小、饲养箱温度过低、以及一些细菌问题等等。对于体型较大的成体乌龟来说,即便是出现了水肿,通常也只会在乌龟的颈部或四肢的基部发现异常,而不会过于严重,但是如果是幼龟出现了水肿就比较麻烦了。
由于幼龟本身的体型就小,在出现水肿之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快就会使其无法有效地收缩四肢和头尾,这样其就会一直保持伸展的体态。这样的幼龟在上陆之后基本上根本无法正常行走,运动能力明显不足,甚至会因为无法爬行而饥渴致死。因此,对于幼龟尤其是几厘米以下的幼龟来说,一旦发现其出现了水肿往往预示着情况非常的严重,治疗起来的难度较大。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患病幼龟的治愈率,我们必须要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而对于成体乌龟来说,通常只要发现乌龟有水肿的迹象,也应该立即着手进行治疗。由于乌龟水肿病因较为复杂,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也应该从多方面着手以对症用药。
在治疗的开始阶段,可以按照每天1粒呋喃西林研磨成粉末后拌入乌龟的食物来进行投喂,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消炎的作用,对于肠道问题导致的水肿有一定的疗效。同时将乌龟转移到较为浅一些的水箱中饲养,箱中可以铺设电热线来对水温加热,使水温保持在30度左右,这样一方面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繁殖,另一方面也提高乌龟的代谢能力和免疫水平。
此外,由于乌龟水肿通常出现于较小的幼龟身上,所以这些幼龟在上陆之后通常难以行走,这也使它们无法饮水和进食,身体的能量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幼龟注射葡萄糖的方式来为它们补充能量。注射葡萄糖的方法是将一支10毫升的10%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用10毫升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使总体积成为20毫升的5%葡萄糖盐水。然后使用3毫升的注射器抽取此溶液之后给每只幼龟注射2到3毫升,每隔两天注射一次。注射时将针头从幼龟的腋窝处刺入皮下并朝腹部的方向稍偏15-30度推入,这样即可将药液注入皮下,皮下注射时无需回抽,直接推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