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育新品种兔子?
种兔的培育是指通过杂交、选育等育种措施,选育出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或品系,使优良性状得以固定和纯化,使生产性能不断得到改进。优良兔种的生产性能一般都能胜过当地原有的品种,或具有特殊利用价值的特点。培育优良种兔,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杂交育种
杂交是利用不同品种的兔子体交配,创造新品种或提高生产性能的方法。它是培育优良品种的一条行之有效、简便的方法。杂交可以突破近亲繁殖所带来的遗传衰退,使后代品种质量得到提高或提高生产性能,能有效地利用不同优良品种的基因进行重组,扩大变异范围,获得新的优良的性状,是改变品种最有效的方法,是品种改良的重要途径。杂交后产生的后代称杂种。杂种有杂种优势,即亲本的优点在杂种后代上得到加强,甚至超过双亲平均值的优势,一般称为杂种优势。例如:良种公兔良种母兔 兔杂种良种公兔良种母兔 兔杂种。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杂种比双亲的性能提高,并且表现早熟优良。一般经过两次杂交,即回交,可以得到杂种的纯合体,即个体性状与杂种相同,而基因型为双亲的基因型。
二)选育
通过选种选配,也可使家兔生产性能有所提高,但育种速度较慢,效果不如杂交。选种是从有育种价值的公、母种兔中筛选出符合本品种标准或具有某些特殊用途的优良个体。选种的方法很多,如根据形态外貌,测定体重、体尺、生长发育等指标选择,根据体格外貌特征和实际生产力进行综合选择。选种的一般要求:体大、身长,生长快,繁殖多而好,生活力强,肉质好,抗病力强,毛皮品质好等。根据家兔的繁殖特点,选种分公兔选种和母兔选种两类。母兔性成熟较早,一般3~4月龄便进入性活动,6~8日龄便可配种,受胎率较高;公兔性成熟较晚,一般6~7月龄才配种。根据家兔的性成熟年龄及其特点:选种分青年公兔和母兔进行,或公、母兔同时选种。选配是指在不同品种、品种的公、母兔个体间进行有计划的交配。如良种公兔良种母兔和本地品种家兔交配,可使本地兔得到提高;反之,良种母兔良种公兔和本地兔杂交,可使本地兔得到改良,使本地兔的杂种优势得到利用等等。选配还可使个体兔的杂种优势更强。种兔杂交繁育的世代越多,其遗传性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