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体外寄生虫是什么?
体外寄生虫主要指寄生在动物体表外的寄生虫,它们以吸取动物的血液为食物,并随毛发、皮肤脱落而四处散播虫体。 有些体表寄生虫能在各种环境中存活下来,它们的抗寒、抗高温能力都比我们想象得要强很多,当气温达到30℃以上时,一些体内寄生虫幼虫的发育速度会显著加快;当气温下降至15℃以下时,寄生虫的活力也会明显下降。无论春夏秋冬,我们都有必要做好预防工作。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地给宠物做体内外驱虫呢?
首先就是要选择正确的驱虫药物。常见的驱杀虫药分内服药和外用药两种。其中外用药又分为喷剂、粉剂和液剂,内服药多为片剂或胶囊。消费者在选择时需要看清药品的成分,根据宠物体型及体重选择合适的剂量服用,确保驱虫效果。
其次要做到正确给药。比如内外同驱的制剂,一般按照说明书注射或者口服一粒即可,但如果是单独注射驱虫,则需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即每犬注射一针,应尽量避免将不同种类的驱虫药物混合在一起给犬服用。
另外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驱虫药,都可能会引起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切忌盲目乱用。 除了正确选用药品之外,按时给宠物驱虫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幼犬三个月大就可以开始进行首次驱虫了,每隔半个月驱虫一次,一直到成年。成犬每个月都要驱虫一次,哺乳期与孕期的母犬也应合理安排驱虫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因此即使已经做过驱虫工作,在后期养护过程中仍然应该继续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
当然,最好的驱虫方式还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消毒狗窝等日常用品,保持环境清洁干燥,不喂食生肉等皆有助于降低寄生虫的感染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