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的颜色能改变吗?
这个,貌似不能吧。。。 颜色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由细胞色素决定。而细胞色素的表达又受到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当然,在选育过程中也会引入色彩的选择性育种(比如选择红色系金鱼进行繁育)。不过这样出来的花色应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关于鱼体颜色的形成机理目前研究的还不深入,我了解的也有限,就随便说说。鱼体表面覆盖着一层粘液,称为黏膜,这层黏液是由单细胞生物形成的,这层组织具有感受光线强弱的变化并刺激色素的细胞,使鱼体能够感知光线的强度来调整体表色素含量,保持身体表面颜色的协调一致。 当光照强度变化时,通过光敏色素(属类胡萝卜素)介导的酪氨酸酶活性变化进而影响了体内色素的合成与分解,终导致皮肤中黑色素、红褐色的叶黄素和蓝紫色花青素含量的改变,从而形成鱼体表面的色彩差异。 其中,光敏色素又分为两类,一是光系统Ⅱ受体(PSII R)即紫丁香假单胞菌乙酰辅酶A脱氢酶,它的作用底物是乙酰辅酶A;另一是光系统Ⅰ受体(PSI R)即莽草酸-3-磷酸激酶,它的作用底物是莽草酸。这两个代谢通路有相互的作用关系且都是通过C4代谢途径产生NADPH供机体利用,最终都生成黑色素。 当遇到黑暗环境中,鱼会减少色素合成的速度甚至停止色素合成,此时的颜色变浅。而在强光下,鱼体会合成更多的色素来掩盖自己的身躯,颜色随之加深。
所以,如果改变了这一代谢过程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酶的活性,就有可能改变鱼的色行。而如果你使用某些光源(如蓝色荧光灯)来培育,也有可能改变鱼的色形。 但是,这个改变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不是一代所能体现出的,可能需要几代甚至是更多代的选择与淘汰才能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