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狗会在几天吃崽?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一个动物妈妈要放弃自己的幼仔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动物在养育幼崽的时候都会表现出“护犊”的行为,即使是人类妈妈也是如此。 小鼠妈妈刚刚生下小鼠宝宝就会立即将它们含在嘴里,保护它们的安全。而大鼠妈妈更是会将小鼠紧紧的抱在胸前,用身体掩护自己的幼仔,不让别人看到,更不容许别人触摸自己的宝贝。 那么对于体型比老鼠要大许多倍的犬类来说,这一点就更明显了。
在野外,当危险临近的时候,狼妈妈会用自己身宽的整个身体来掩护自己怀中的幼崽;而当危险已经无法避免之时,狼妈妈会先把自己的耳朵、尾巴等暴露在外,让它们遭受袭击,而自己则用自己巨大的身体保护住幼崽。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身边饲养宠物的朋友,也经常可以看到类似情景。比如一只小猫趴在主人腿上睡觉,而一旦突然有事情发生,猫咪会非常机警的跳起来,而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它的小肚子都露在外面呢!
回到问题本身,小狗刚出生时,因为需要母犬舔舐以便吸收到足够的营养,所以一般不会离开母亲的身体,自然也不会出现被吃掉的悲剧。但当小狗长到3-4周大时,它们开始有自己的行动,并且会寻找机会逃离母亲的怀抱。此时母犬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为了保护自身的领土和资源,它就开始了对小生命的掠夺——这就是题主所说的吃宝宝现象。 不过,上述都是基于生物学的角度来解释“为何母兽会吃掉己方幼崽”,但实际的情况恐怕并没有这么简单。
一方面,我们很难断定这些小生命是否真的会给母体带来威胁(例如寄生虫之类的);另一方面,也许这些不过是母犬护子心切下的一种错误行为——毕竟对小犬来说,它们的视力、嗅觉等等能力都非常有限,对母犬来说,可能只要见到小小的黑影在空中挣扎,就觉得那是自己的幼崽,从而展开攻击……等到发现原来是一场虚惊时,为时已晚。 当然,最可怕的是,这种可怕的误会也有可能发生在人类家长身上。
还记得那个因为妈妈不给自己买吃的而生气地爬上桌子,最后却一头栽倒的婴儿吗?当时父母还以为孩子是在“耍脾气”,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孩子没有反应,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立刻把孩子送医院抢救。幸好,孩子没事! 但如果当时家长没有及时察觉,或者孩子的个头足够大能够自由活动,那么结果恐怕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