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鱼养什么品种好?
凤尾鱼又称为孔雀鱼,是热带鱼类中最为迷人、最受欢迎的一种观赏鱼。它们身材修长,游动的时候姿态优美,身体两侧的条纹在游动时会出现明显的波纹效果;它们雄性雌性的体色都非常漂亮,雄鱼的尾部像扇子一样展开时色彩艳丽,极其漂亮! 那么,要养好一条孔雀鱼并不是一件难事,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即可:) 1.保证充足的氧气2.避免阳光直射3.控制温度在25-28℃之间4.喂食要科学合理的进行
首先我们来说说鱼缸的需要,饲养孔雀鱼的鱼缸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只要不是太小,能让其正常活动就可以了。不过为了美观起见,还是建议尽量大一些为宜。因为孔雀鱼属于热带鱼,对水温的要求较高,因此最好能配备加热棒,将水温控制在25-28℃左右。 当然,如果您的鱼缸足够大,可以建立一个生态鱼缸,这样效果更好。在鱼缸里种植一些水草,然后投放一些沙蚕之类的食物给孔雀鱼吃,打造一个真实的水生环境。这对于孔雀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需要在水中能够找到足够多可以食用的东西。另外在鱼缸里搭建一个供它攀爬的假山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热带鱼来说,氧气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为了保证氧气的充足,最好能够给鱼缸搭建一个氧气泵。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鱼缸上搭建一个遮阳伞,避免太阳的直接照射,防止因夏季高温造成鱼苗的死亡。
最后就是喂食了,孔雀鱼虽然不是以肉食为主,但是也不能够喂得太差,否则会影响它们的成长和发育。一般建议每天投喂一次,一次性投食过多会造成浪费,并且会增加鱼的肠道负担。最好能够做到定时定量定质,这样有利于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以上,就是本人根据多年养鱼经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如果觉得有用就请点赞关注一下吧!
凤尾鱼有金、红、白等色。金凤尾鱼体为金黄色;红凤尾鱼体为茶色,红色斑点布满全身,十分醒目;白凤尾鱼体为乳白色,鳍的根部为淡黄色。这3个品种都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凤尾鱼,其雌雄主要区别在性成熟之后。雄鱼的体形较小而细长,尾鳍狭长并分开,臀鳍长于腹鳍;雌鱼的体形大而粗壮,尾鳍较短且不分叉,臀鳍短于腹鳍,腹部中央稍突起。
养殖管理
凤尾鱼在16~32℃的水温下都能生长,最适水温为23~28℃。养殖的水池面积不宜过大,以10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深2米左右。放养前,每667㎡(1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成石灰乳后均匀泼洒清塘消毒,然后每667㎡施入20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
水质以茶褐色为佳,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下为好。在饲养水池的一角种植一些水葫芦、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为凤尾鱼提供产卵场及避荫场所。
水池消毒和施好基肥后,经过7~10天的肥水培育,就可将800~1000尾/公斤的鱼苗一次放足。放养时,为了增加水池中活饵料的供应,每亩水面还可搭配放养500尾/公斤的红蚓鱼50~80尾。放养后的前10天,每天每万尾鱼苗投喂鸡蛋1个、豆浆800克、糊化芝麻20克,日投喂量视其吃食情况决定。以后加大投喂糊化芝麻30~40克,日投喂2次。经过1个月的精心饲养,当凤尾鱼达到250~300尾/公斤时,可亩放鳙鱼夏花(300尾/公斤以上)300尾左右,以滤食浮游生物,让凤尾鱼仍吃池中底栖的小型生物及人工投喂的糊化芝麻。
以后每隔10天左右,每亩再陆续搭配放养300尾/公斤的鲢鱼、青鱼夏花各100尾及500尾/公斤的钩虾5000~10000尾。当凤尾鱼达到50~80尾/公斤时,每亩在水池一角再网箱套养300尾/公斤的白鲢夏花200尾,箱长、宽各2.5米,箱高1.5米(上开一盖),箱底距池底30厘米。箱中投放浮游生物培育的活体300~500千克,箱内溶氧靠水中钩虾的呼吸和风浪搅动供应,箱内白鲢的滤食不会影响主养池中凤尾鱼的天然饲料资源。网箱中的白鲢,生长速度很快,一般当年就能养成商品鱼。这种混养与网箱套养模式,既增加了单位水体的产量与效益,又不影响主养鱼的增产增收,值得采用。
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水质肥、活、嫩、爽,一般每15~2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注水10厘米左右。6~9月,每隔20天每立方米水体用15~20克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或用生石灰20毫米泼洒1次,保证凤尾鱼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