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是花色还是品种?
“虎斑”是一个俗称,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指代准确的名词,更不是一个纯自然状态的遗传花臂——这从它常被误作“狸斑”就能看出来。 实际上,所谓的“虎斑”就是由两种颜色交错的斑纹状皮肤纹理,而由于猫的皮肤纹路通常是由深色(色素沉淀较深的基底层细胞)和白色(透明角质蛋白含量较高的表层细胞)的横纹交错而成,因此这种斑点看起来就像是老虎身上那排列整齐、线条流畅的虎斑条纹了。所以,虎斑实际上应该是指一种颜色的搭配。
不过,虽然虎斑并不专指某种特定颜色和花纹,但常见的虎斑猫却确实是有固定毛色的。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猫咪的毛色大概有100多种,而这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属于“非嵌套型”(non-overlapping)毛色,也就是某个体表面所有部位的毛发,要么全部都是同一颜色,要么全部都是另一颜色;而虎斑则是“嵌套型”(overlapping)毛色,同一只猫身上,不同部位或同一片毛发的颜色是不同的(比如腹部至臀部,或者耳缘的颜色就会比身体其他部分的色调浅一些)。
也就是说,除了全身统一一颜色的纯白色猫,或者四肢、躯干与头部整体均为黑色的黑豹重点色猫之外,大多数有“虎斑”的哺乳动物其实都是同一类型的动物:在它们身上,黑色与棕色、黄色与黑色、棕黄色与黑色等不同的两色组合是呈“镶嵌”状的分布的。例如豹猫、亚洲野猫等野生猫科动物都是如此,而家猫也是如此,只不过家猫的两色搭配更趋近于单调罢了。
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宠物医院会在诊断中错误地将猫瘟错诊为真菌或细菌感染,因为这两种病在表现症状上确实是“两色混合”,而被混淆了的眼睛、鼻镜等的颜色也会使照相留下“黑白不分明”的印象,使得照片上的猫看起来像被染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似的……而这种染色,其实是“天生丽质难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