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品种为什么多?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以前在贴吧看到有人提问,说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狗狗品种,其实啊,这是人类选择繁育的结果;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宠物犬“犬猫”来说吧!
人们最开始发现犬猫具有观赏价值或者被利用的价值(看门、捕猎等),于是开始有意识的选择繁育它们,使它们的外观更加漂亮或更具有价值,在这一过程期间,往往会把具有相同遗传基因的犬猫加以杂交培育,进而得到它们所希望的样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动物的关爱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很多国家都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限制甚至禁止犬猫等动物的血统交流。
比如美国CFA认可的血统登记表中就有明确规定:任何一只注册血统的犬只有50%的机会可以回到父母一代的血统注册表中----即所谓的“近亲繁殖”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而WDJ(西方纯种犬联盟)更是直接把近亲繁殖定义为禁养。
而在我国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纯种犬繁育行业依旧盛行。一些不规范的繁育者通过近亲繁殖的手段获得犬体貌上的优势,从而提高销量,这种不规范的繁育行为会使得犬只先天性缺失某些基因而导致疾病发生。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物种的多样性与该物种所生活的多变环境、繁殖率和繁殖周期有关。狗为什么品种这么多,主要是因为其驯化过程是人类主导的,为了得到不同用途的犬类,人类对其基因进行了定向的选择与改造,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狗的品种。
1、生活环境多变
在漫长的演化史中,为适应生活的环境而发生的进化改变,会保存在后代基因中并不断积累,使得该物种的基因库中出现了多样性,再通过不同的组合而表现在个体之外,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2、高繁殖率和较短的繁殖周期
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基因在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会发生自然的交叉互换和随机组合,为变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来源。如果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多次繁殖,基因的改变更加迅速明显,例如,同样是在30年内形成的变异,对于繁殖周期为一年的生物而言,其祖先与后代基因的改变要比繁殖周期为10年的生物要大得多。对于狗这种人工驯养动物而言,其繁殖周期更短,变异速度更快。
3、 人工定向选择
人类在驯化狗的过程中,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看家、导盲、宠物、狩猎、牧羊等),对犬类的某些性状进行多代的人工选育,即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留种、繁殖后代,淘汰不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最终形成丰富的狗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