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有虫怎么治疗?

尤满周尤满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鱼身上长的白点,是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俗称“白点病”;而鱼体发黑,则可能是由于应激反应、细菌及真菌感染等原因造成的。 白点病是由寄生虫寄生在人体皮肤表面或体内所导致的疾病,当寄生虫大量繁殖,就会刺激皮肤发炎,出现疹块(即白色斑点),同时伴有瘙痒感。 如果抓破表皮,还会出现渗液、糜烂,严重时甚至发生脓毒血症而导致死亡。

除了体表症状外,一些寄生虫还会钻入消化道或胆道,从而引发胃肠道炎或胆囊炎,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对于寄生虫引发的炎症,应及时选用相应的抗生素制剂治疗,如甲硝唑等。

而对于体表寄生虫,则可先采用药物浸泡的方法进行杀灭。具体做法是:将适量高锰酸钾粉剂放入水中溶解,然后把病鱼放进去浸泡5~10分钟,每天一次,连续3天。还可以使用氯制剂溶液泡洗,比如每立方米水体用40毫克碳酸氢钠和1.2克氯化钠配成混合液,把病鱼放在里面浸泡10分钟左右。 注意药液浓度不宜过高,以免烧伤鱼的体表粘膜。对病重或有烂身迹象的鱼要及时隔离,严格消毒,单独饲养,防止传染其他健康鱼。

茹媛哲茹媛哲优质答主

1、每10千克鱼(鳝鱼除外)用90%晶体敌百虫0.2克。食盐5克,加水1 000毫升浸洗5~10分钟。浸洗时间视水温、鱼类体质及病害情况长短而定。

2、每立方米水体用90%晶体敌百虫10~20克化水全池泼洒。

3、每100米3水体用硫酸铜8克,硫酸亚铁4克化水全池泼洒。该药对人畜及水生动物无害,且成本低,效果好,是治疗锚头蚤的佳品。

4、用2%食盐和1%小苏打合剂浸洗病鱼5~10分钟。

问题:泥鳅的防病方法有?

解答:池养泥鳅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有:水霉病、气泡病、肠炎病以及由各种水生昆虫幼虫、病菌、原生物等引起的其他疾病。泥鳅疾病发生的原因基本与其它鱼类相同,主要诱因是池水受到污染、pH值不适、温度骤变、寄主体表受伤等。在鳅种培育期间,尤其是7—9月的夏、秋季节发病和死亡情况较多。

(1)预防方法

①保持水质清新,保持池水活、爽,及时消除残饵,经常加注新水。水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每10—15天注换新水1次,并向水体泼洒生石灰,使池水pH值保持在7.5~8.5之间。

②经常检查鳅种培育池的护坡和防逃设施,避免鳅种因打洞逃跑或相互追逐而损伤;操作时要细心认真,避免损伤鳅体。

③尽量避免敌害生物进入鳅池。

④在鳅种培育期间,每15—20天用浓度2%—3%的食盐水浸洗鳅体一次,每次浸洗15—20分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