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起了好几个脓包?
“脓包病”一般有两大类,一类是皮肤表面的感染,称为“浅表脓包病”;另一类是发生在皮肤深部的化脓性细菌感染,称为“深部脓包病”。 这两种类型都可以发生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其中,浅表脓包病比较常见,一般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局部皮肤炎症反应,通常伴发于其他皮肤疾病当中如痤疮、湿疹等。而深部脓包病则比较少见,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铜绿色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等,主要引起骨骼、关节、内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当然,也可能由同一病原体引起两种类型的疾病。
在临床中,大多数的“脓包病”是由细菌引起,但也有一些是非细菌性的,如某些肿瘤(特别是角质瘤)、免疫介导的皮肤病(如鱼鳞病),以及一些化学药品(如对苯二胺)、染料及油类等。这些疾病表现与细菌感染引起的“脓包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上往往有所区别。
对于“脓包病”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疾病的病因以及发生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手段。如果是皮肤表面的感染,可以外涂抗生素软膏,必要时配合热敷或者激光等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深部的“脓包病”则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综合考虑,一般多需要应用手术治疗配合抗感染等药物的综合治疗措施。除了积极进行药物治疗之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局部的干燥清洁,避免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同时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