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狂犬疫苗后要注意什么?
打完了,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打完针,医生会让患者签字确认,并提醒注射部位可能的不良反应(局部肿胀、硬结等)和全身的不良反应(发热、乏力等),一般不良反应都不严重且持续1~3天。
在免疫接种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或剧烈运动,注意皮肤清洁,以免局部感染。 需特别注意加强营养,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疫苗功能的发挥,抵抗病毒侵袭,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特别强调:接种疫苗后3天内应避免使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以及抗疟药。 因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所以预防至关重要。除及时注射疫苗外,还要尽量远离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同时做好个人消毒工作。
接种狂犬病疫苗,应按程序完成。一般情况下,10日观察法,如果观察期间无发病症状,可不进行加强免疫;如果存有疑虑,可在风险评估基础上,再次进行评判,并决定是否有必要加强免疫。
2016版《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专家共识》建议,接种期间无特殊禁忌,可正常生活、饮食,但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饮酒,一般建议清淡饮食、多休息等。若接种者以前曾进行过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且近期半年内再被犬猫动物咬伤,可于0和3天各接种1剂,儿童也按此程序。目前暂未发现狂犬病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不良反应。但从防止狂犬病预防失败,导致发病风险增加,如果不能除外狂犬病感染风险,建议应尽早注射狂犬病疫苗,注射疫苗期间及疫苗注射完毕的1个月内尽量不要注射其他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