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做宠物从什么时候开始?

经婧蕾经婧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代并没有“宠物”这一概念,人们养猫主要是因为它的捕鼠能力和看家本领,而养狗主要是为了看家护院或作为打猎时的向导。不过,有些穷苦人家里没什么可养,也就只好养一只母鸡或者小狗了。

在周朝时有一个禁令叫“禁犬令”——因为当时有人拿狗做祭祀的贡品,所以周天子下诏禁止民间杀狗——可见在周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有意识的饲养狗了。 秦一统天下后建立了郡县制,推行法制化,也带来了“犬律”。《汉书.刑法志》记载,汉朝初期沿用秦律,法律中有一条是“犬盗论死”,也就是说如果狗偷窃,那么主人也会被处以死刑。可见在当时人们对狗的态度还是非常严厉的。但到了东汉时期,情况就发生了逆转。

随着儒学地位的提升,“礼教”逐渐深入人心。而在东汉时又出现了“无文德教化则武力不足”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是为尚武的精神披上了文明的外衣。于是,“以暴制暴”的法律渐渐被“以德服人”的理念所代替,原本面目可憎的狗突然变得可爱起来。

在东汉时候有个成语叫做“狼吞虎咽”,形容吃饭很急。而这个狼和狗,都是指“犬属”的动物。然而到东汉晚期这个“犬属”的意思却有了变化——“狼吞虎咽”中的“狼”“狗”变成了贬义词,喻指坏人。比如有人说一个人像“狼”一样贪婪,像“狗”一样无耻,这就是骂人的话了。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狗的感情又有了新的升华,原来只用于看守门户的狗成了陪伴主人的“伙伴”。西晋文学家陆机在他的著作里写道:“吾之祖先……食稻与鱼,肥黑强壮;今吾形体闲散,颜色黄瘦。昔任野兽之贪,今无攫噬之心。”

他把他祖先的“勇猛强悍”与自己的“肥黑强壮”进行了对比,还承认自己已经没有了祖先的“贪婪”,即对食物的独占性。这似乎在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向狗学习,让狗的善良与忠诚得以延续并传承给人类。

容展飞容展飞优质答主

“家养动物”概念在《中国兽医学》中最早出现,1986年。 《家畜卫生学》第一版(1975)中提到“家养动物”时,其定义是相对于野外野生动物而说的。 “家养动物”的概念在《实用猪病防治技术手册》里是这样写的: “家养动物”被定义为:人类为了经济、娱乐和科研目的而驯养的动物或野生动物经人工驯化而成的动物。 这个表述可能不够完整,因为有些野生动物本来就不是野生的。比如貂、狐、獭等原本就是圈养物种;也有个别品种属于半野生状态,如梅花鹿。 我个人认为用“家庭养殖的”“饲养的动物”来代替更好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