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司几个月可以教?
下司犬,也称为“下司猎犬”、“贵州猎犬”等,起源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境内在下司镇一带的民间犬种;属于运动型狩猎犬,主要作用是打猎和看家护院。 下司犬体型较小,一般雄性体长50-60厘米,雌性40-50厘米;头细而长,眼睛小而黑亮,鼻部湿润,耳朵直立且相当灵敏,四肢修长,行动敏捷,善于奔跑追逐野兽。
由于长期生活在山地林间,下司犬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和抗寒性,能够适应多变的气候和艰苦的环境,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也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下司犬聪明伶俐,对主人忠心耿耿,勇敢机警,喜欢与人亲近,但也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作为古老的犬种之一,下司犬曾经广泛用于狩猎野生动物如野猪、黄鼠狼、兔子等等,也可用于驱赶家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下司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它已经被列入《农业部确定动物疫情报告规范》和《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目录(2013)》,国家农业部也于2013年公布了这个品种保护的有关信息。 在我国,一般于早春二三月期间捕捉幼犬进行培养训练。开始训练的时间不要过早,最好在4月龄以后,这样可减少感染病的几率。训练时最好由主人亲自参与,这样能更好的建立人与犬之间的深厚感情基础,提高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