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抑郁症怎么办?
2016年4月,《科学》子刊上发表了一篇有关狗的实验 文章[1]。研究者在德国进行了一个实验性研究:将30只健康的小狗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给其中两组分别施加慢性低温和慢性声音刺激,而第三组作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8周之后,研究者对剩下的每只小狗进行行为评估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受到这两种不同刺激的7只小狗中,大约有50%都出现了明显的抑郁行为,并且与未受到刺激的对照组的犬有明显的区别。虽然目前的研究尚无法直接得出结论,但这项研究结果还是首次验证了犬的“情绪障碍”的存在可能。 从动物模型来验证狗狗的情绪障碍这件事其实并没有太多创新的地方——毕竟,从人类发现狗狗具有情感联系起,关于它们的悲伤和焦虑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但是,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也可以看出来,狗狗也有它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应该用人类的标准强行给这些毛孩子们安上标签,更不该随意去伤害它们。 如果说上面那个实验还只是初步探索、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的话,那么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一项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了。
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在实验室里读到了一篇新发表的综述,里面详细论述了一下近年来关于狗狗情绪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2]。在这篇文献里,作者们提到了很多我闻所未闻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了一个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脑成像实验(也是全文唯一一个动物实验):2015年在英国做的一个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3]扫描,主要目的是想要观察当狗狗被训练了不同类型的任务后大脑内部代谢情况有什么变化。
研究人员选用了十只健康的幼犬分成两组,一组是追踪移动物体的运动轨迹,称为“追踪”组;另外一组则是在特定位置等待主人喂食,称为“等候”组。结果发现,相比于“追踪”组,“等候”组的狗狗大脑底部的杏仁核区域有显著的代谢活性增加!这基本上说明,长期处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下生活的狗狗会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尽管这只是一项小样本的影像学研究,但结论还是很振奋人心的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狗狗也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那我们在照顾它们的时候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啦~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可以减轻狗狗压力的方法,仅供参考哈~ 首先,我们要做到不强迫狗狗。举个例子好了:有些铲屎官看到自家狗子喜欢蹲在门口看门,可能会觉得它很无聊所以想让它出门散散步解闷儿——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本来一只心情很好的汪可能因此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开始吠叫甚至攻击路人…… 所以啊,如果狗狗表现出不开心或者不安的情绪时,我们一定要尽量让它们自己安静下来,不要去打扰或刺激它们。其次是要尽量避免刺激源的出现。比如不要让陌生人随便抚摸狗狗,更不要把玩具丢进水池里让狗子出来捡之类的骚操作…因为这样很容易会让狗狗产生恐慌感哦~我们还要多陪陪自家的宝贝,每天抽空带出去跑一跑也是不错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