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狗出生要断尾?
人类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各种手术,除了用于繁殖的交配手术以外,几乎都不是为了动物的福利而进行的(当然,这并不表示人类的这些行为对动物没有好处),而是为了获得观赏动物或赛禽赛宠、制作工艺品和皮革制品、获取食物和药品等等方面的好处,因此这种行为大多是在动物还很小的时候发生的。 至于这些手术对动物的影响是好是坏,往往很难说清。例如断尾这个行为,对于小狗来说,只要断尾的位置恰当,就不会给它们造成很大的痛苦;可是如果断尾时操作不当的话,就会使伤口发炎化脓,造成很大的痛苦了。
另外,有的动物在出生后不久就要被断尾,而断尾的时间也有讲究——太早断了尾,会使尾巴的肌肉发育不全,影响了平衡能力。太晚断了尾,则又可能使尾巴出现感染的情况从而影响生存。 在我国古代有“断尾”的做法,一般是在小狗出生几小时后将它的尾部截断,这样它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就不容易受到地面尖锐物体的伤害。这是因为犬科动物的尾巴比较细长,且尾骨外露,容易受伤,而且尾巴受伤后也很难愈合。不过现在这种做法已经很少见到了,因为现在已经知道,小狗在刚出生后的几天内是不会自己咬住自己的尾巴的。所以用这种方法来避免小猫自咬自伤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小狗在2~6周龄时会自然脱毛,此时正是断尾的最佳时期,一般在第5周龄时可进行操作,此时小狗的尾椎骨开始形成,可很容易切断。
关于断尾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整根尾椎骨切断;另一种是将尾椎骨下方1/3处切断,留下一小段尾巴。前一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小狗会感到疼痛,还会引发伤口感染,所以在实际中并不常用。而后一种方法则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操作方法。 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根据幼崽的不同体重来选择不同的断尾工具。一般来说,体重大于400克的小狗可以使用专用的断尾器,小于此重量的小狗则需要使用外科手术刀等较为锋利的器具来实施断尾的操作了。断尾时一定要将幼崽的尾巴固定住,避免它乱动而导致尾巴折断。由于小狗的尾骨较软,不宜用力过猛,应在每次断尾后将断尾位置消毒处理后再更换新的工具,以防发生感染情况。断尾时应注意不要将小尾巴完全切除干净,应留有一小段,以防将来感染细菌导致腐烂而使幼崽死亡。
以上就是关于断尾的一些基本知识了。总之,断尾与否都是人为的选择,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作为主人,你可以在充分了解情况后,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是否需要给小狗断尾。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