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用的药膏跟人一样吗?
不一样,人用药和动物用药品种、剂型有较大差异 1.品种不同 人用药是根据人的体质研制的;动物用药是根据动物的生理特点而研制出的药物,因此其使用范围比人用药要窄得多,有的可以用于人类治疗疾病,但剂量却大不相同了,如磺胺类药物,人类常用的是磺胺嘧啶、磺胺脒等口服制剂,给幼犬、猫的剂量为50mg/kg体重,而给狗的口服剂量却是20~40毫克/公斤体重,若过量易引起中毒反应;阿莫西林等青霉素类抗生素在给猫咪、狗狗使用时,需要先做皮试,以防止发生过敏现象。
2.剂型不同 从药物的剂型来看,一般来讲,兽药要比人药剂型少,且多为非处方药(OTC),这是因为动物对某些剂型的承受力比较差的原因。另外,兽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与人类也相差甚远。比如抗感染药物中常用的注射用水或注射用醋酸可溶性粉,虽然名称相似,但使用的剂量和方法却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是供注射用的灭菌水溶液,后者是给家禽、猪、马口服,给兔、牛、羊、猫、犬、貂肌内注射的水溶性粉剂。又如解热镇痛的氨基比林注射液是人药中的非处方药,但在兽医药中就属于处方药,不可随意使用。又如临床上常用的阿托品、普鲁卡因、安痛定都是人用OTC药,而在兽医临床上必须凭医生开具的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 3.使用方法不同 在给药途径上也有很大差别。大多数的注射用水针人畜都可以使用,但有些注射用水针只适宜于人体肌肉(注射液)注射,而不能用于家畜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还有些口服药人畜均可服用,但也有区别,例如四环素只能给人服,不能给牲口吃;氨苄西林能为人打点滴,却不能在畜禽身上静脉滴注…… 有些药物虽然成分相同,但由于动物的体型大小不同而导致药物浓度不同,甚至可能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在配制时应该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来严格确定配比量。 以庆大霉素为例,按人用量计算,每次0.5支,每日2次,给宠物小狗、小猫内服即可。但兽医临床使用时,如果将庆大霉素按此比例稀释并灌服,则会导致犬、猫肾损害,这是由于犬只、猫的体形较小所致,所以临床上应采用加大药物浓度的办法来增加疗效,同时还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4.药理作用有所不同,毒性程度也不同 很多药物虽然同属抗菌药物,但是药效却有明显区别:头孢拉定适用于各种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头孢唑啉主要适用于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所导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同样的,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毒的作用;而甲地烯松的主要功能则是抑制结缔组织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物等作用。 5.不良反应有所区别 “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什么药长期使用都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或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为例,该药是一种抗焦虑药物,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抑郁性神经症,长期服用会产生药物依赖性的症状。同样,该药也是目前常用的治疗精神病的药物之一。对于这类药而言,其主要的毒副作用就是锥体外系综合征以及血脂升高等症候群。 6.价格也有所区别 当然,不同厂商生产出来的同一规格的药物其质量也会不尽相同,这样一来便导致药品的价格有很大的差距。同样是10毫升的注射用氯丙嗪,有的卖8元/支,有的竟高达17元/支之多!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点: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假冒伪劣的人用药,它们被制成各种贴剂、喷雾剂、胶囊等等,这些假药的成分大多是“安慰剂+淀粉”的组合,毫无治疗效果可言;相反,还会使患者出现过敏、发烧等症状,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有一些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他们将一些过期的药进行重新包装后再次投放市场,这种“旧瓶换新酒”的做法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也扰乱了整个市场的秩序!